时间:2022-09-28 15:16:27 | 浏览:1015
全媒体记者 魏东柱
2018年,我市坚持“贯穿一主线一保障,确保两稳定,打好三攻坚,抓实五突破”工作布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进”“好”。
●实现了“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6%,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实现了“好”。全年财政总收入210.9亿元,税收102.8亿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3.1%,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2002.23亿元,突破2000亿元大关!开封市GDP从此进入“2000亿元俱乐部”!
这一喜讯,如同展翅的喜鹊,在新年飞入了开封的寻常百姓家。全市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在开封更加出彩的长卷上共同绘彩、添彩、喝彩!
回望过去,开封市经济总量从1995年百亿元级到2004年300亿元级用了近10年,但从郑汴一体化开始后的2006年近500亿元到2011年的千亿元级只用了5年,从2011年的千亿元级再到2018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7年。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节点上回看开封,开封经济发展尽管时快时慢、有高有低,但始终坚定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推进。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一系列短板弱项正在得到系统性弥补,优势潜力正在集中得以释放,自身干得越来越自信、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外界对开封的评价也越来越好。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决策部署,要走稳走准高质量发展路子。其中,路子走稳是根本,走不稳就谈不上走准;路子走准是关键,走准路子才能支撑稳、实现进。
2018年,我市坚持“1234”总体工作思路,坚持“贯穿一主线一保障,确保两稳定,打好三攻坚,抓实五突破”工作布局。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开封“两城两都一支点”的定位,这里面既包括开封的城市定位,也包括空间定位、产业定位,是按照新发展理念优化确定的发展定位。其中,以创新为驱动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突出了创新理念;以开放为引领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突出了开放理念;打造中原现代服务业之都、生态宜居魅力古都、郑汴港核心重要支点,突出了共享、绿色、协调的理念。
这是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压舱石”“定盘星”。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要打造17个出彩点,如今每个出彩点都为古都开封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群沉下去发现问题、静下来研究政策、出真招破解难题,旗帜鲜明支持干事者、褒奖担当者、保护改革者,为敢担当者担当、为敢负责者负责,真正以竞进的姿态促进高质量发展。
2018年,开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一批国家级、省级战略密集落地开封,高质量发展在开封大地已经成为生动实践。
实现了“稳”。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002.2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0.6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持续较快增长。
实现了“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6%,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达到13.7∶38.9∶47.4,其中一产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三产提高2.5个百分点。
实现了“好”。全年财政总收入210.9亿元,税收102.8亿元,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3.1%,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从现有工业企业看,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5%,这主要得益于技术改造升级,开封奇瑞、空分、炭素等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形势喜人,产值分别增长124%、99.8%、77.1%。今年这些企业继续加大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投入,奇瑞今年上了“大涂装”生产线、X90新车型,产能将达20万辆。去年以来,迪尔空分在推进智能制造和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通过“机器换人”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企业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了从“卖设备”到“卖产品”、从“卖奶牛”到“卖牛奶”。
从消费需求看,以文化旅游市场为例,去年全市游客接待量680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和24.6%。随着今年新旅游产品供给的加大,将会形成更多拉动。
从市场主体变化看,2018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6.7万户,同比增长17.7%,注册资本数额4524.91亿元,同比增长23.86%。随着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市场主体会继续保持积极增长的态势。
新年迎来新起点,红梅点点绣千山。GDP总量登上2000亿元台阶,是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开封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
正如市委书记侯红指出的那样,开封550多万人民正把自己的命运与这块热土紧紧相连,把个人出彩与开封出彩牢牢相扣,用激情拼搏来打磨出彩的成色,向着梦想前进,向着出彩进发!
全媒体记者 魏东柱2018年,我市坚持“贯穿一主线一保障,确保两稳定,打好三攻坚,抓实五突破”工作布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进”“好”。●实现了“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6%,拉动经济增长3.5个
2021年浙江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到2022年7万亿元的奋斗目标,达到73516亿元,约为1.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1189亿元,
中国日报福州6月29日 今天下午,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召开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鼓楼区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八大以来,鼓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GDP总量从811亿元跃升至2362亿元,2021年经济总量居全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消息,1月2日上午,马鞍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必友,介绍2019年度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宋必友介绍,2019年,马鞍山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的中部地区,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雄安新区主要所在地。如此优越的环境下,2020年保定市发展得如何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数据情况。一:GDP2020年,保定市实现地区生产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 赵檬)9月26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开封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介绍,作为八朝古都、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开封备受领袖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属于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西北各省区中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对应GDP总值也处于领先水平,尤其在西北五省区中陕西经济连续多年稳居榜首,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等均较为发达,因此,推动全省19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实习生 陈曦2020年,新乡市红旗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张,更实现了质的提升。3月2日下午,新乡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红旗区2020年整体发展情况及2021年工作安排进行了发布。据红旗区副区长李炜介绍,202
河南商报记者宋红胜 文/图3月2日下午,新乡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红旗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一年,红旗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全口径30.6亿元,区本级10.02亿元),税占比位列全省53个建制
26日,记者从烟台市莱山区统计局获悉,2018年,莱山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实现GDP280.1亿元,同比增长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5%,第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6%
一季度,根据统一核算结果,邢台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45.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增速2.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1.8个百分点,比2021年全年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在全省各设区市中居第二位。第一产业平稳向好。全
上虞区,隶属浙江省绍兴市。位于绍兴东北部,钱塘江南岸,虽说常住人口数量不足百万人,但却是全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同时也是绍兴中心城市东部具有滨江特色、功能相对完善的综合性新城区,所以,该城区在绍兴市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综合整体实力较强。
中国宁波网记者 俞永均 通讯员 陆海龙1月25日,宁波亮出2021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全市实现GDP总量14594.9亿元,增量达218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为8.2%,均是近年来的最高点。从数据看,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生产
7月27日,宁波经济半年报出炉。2021上半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40.6亿元。从增速而言,上半年宁波市GDP增长13.1%,比一季度回落6.4个百分点,计算两年平均增速,则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整体呈稳步增长。从增量看,上半年
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宁波发布”3月16日上午官宣重磅消息《站上万亿后再进位!2019年宁波GDP跃居计划单列市第二》。消息指出:港城宁波,经济总量全国排名再进位!据宁波市统计局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GDP为119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