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12:52:29 | 浏览:1031
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空间布局示意图
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示意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冯子雍文图片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加快菏兰高铁建设、推进S312、郑开大道至兰考扩容改造、规划布局兰考通用机场、率先实现全域5G基站全覆盖……12月22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获悉,《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及3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的通知》已于近日发布。
其中明确,到2025年,兰考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强,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以上;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兰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前2—3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3∶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
【规划】
到2035年,兰考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万元
记者了解到,上述方案(规划)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的总体格局,将充分发挥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开封对兰考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的“一区一带两廊多点”总体格局。
“一区”即郑开同城化东部示范区,包括兰考全域,将其与郑开同城化南部示范区、北部示范区一道,共同打造成为支撑引领郑开同城化的三大核心引擎片区。
“一带”即黄河生态文旅带,推动兰考与郑州、开封共同开展规划设计,统一标准体系,整合沿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生态资源,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样板。
“两廊”即北部科创走廊和南部产业走廊。北部科创走廊推动兰考向西深度对接融入郑州、开封科技创新链条,南部产业走廊强化兰考和郑州、开封的优势产业协同、衔接互补、错位发展,激活产业走廊发展新动能。
“多点”即发挥兰考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智慧家居、民族乐器、绿色食品、会展服务、研学旅行、现代农业等产业特色优势,培育形成多点发力、多业并举、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
从具体发展目标来看,方案(规划)明确,到2025年,兰考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强,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650亿元以上、8万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幅度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到2035年,高水平融入郑州“1小时经济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前2—3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
到2050年,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兰考,率先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发展深度融合、产业发展高质高效、交通体系四通八达、公共服务优质普惠、人居环境优美和谐、共同富裕全面实现。
【举措】
推进高快速路网扩容改造提升,规划兰考通用机场
蓝图绘就之后,方案(规划)对兰考的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科创资源、对外开放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的“落笔点”。
在推动基础设施融网方面,兰考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将全面融入郑州、开封基础设施网络,形成区域互联互通、布局合理、管理协同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张网”。
其中具体包括加快菏兰高铁建设,谋划兰考经杞县、通许、尉氏至郑州南站高铁,强力推进区域内S312、郑开大道至兰考等高快速路网扩容改造提升,规划布局兰考通用机场,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深入开展规划研究和项目前期工作,适时推动城际铁路S2线东延至兰考。
完善能源水利设施体系,加强城乡增量配电网建设,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体系,促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加快实施郑开同城东部供水二期工程,形成以黄河水为主、南水北调水为补充的优质安全的地表饮用水供给保障体系。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千兆光网建设,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北斗应用、网络安全、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超前布局、协同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率先实现全域5G基站全覆盖,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设“5G+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
【目标】
到2025年兰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0家
在推动科创资源融汇方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兰考融入郑开科创走廊建设,围绕优势领域培育创新载体,强化创新资源要素引育能力,打造一流创新环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具体包括依托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农业育种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将兰考打造成为郑开科创走廊重要创新节点。探索“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器+产业基金+高端智库+产业联盟”模式,推动郑州和开封高校在兰考建设“飞地产业园区”,支持兰考龙头企业与郑州和开封科研机构合作组建联合研发中心、行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同时加大兰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特色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
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提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完善企业创新引导促进和梯次培育机制,持续加大扶持力度,聚焦优势领域扶持龙头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完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
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兰考设立应用类学院,省农业科学院在兰考设立分院,推动中国移动在兰考建设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推动兰考龙头企业与郑州和开封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组建联合研发中心、行业研究院、共性技术平台,创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35年实现大中型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
此外,方案(规划)明确,争取到2025年兰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3—5家。
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空间布局示意图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示意图□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冯子雍文图片来源于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加快菏兰高铁建设、推进S312、郑开大道至兰考扩容改造、规划布局兰考通用机场、率先实现全域5G基站全覆盖……12月22日,大
(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张东)9月23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兰考县专场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围绕“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努力把联系点建成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今日,小米应用商店面向开发者发布公告,宣布开展 2022 年度 "App 侵害用户权益问题" 自查专项行动。IT之家了解到,小米应用商店在公告中表示,其于 2021 年 7 月 13 日率先面向全量在架应用开
9月15-16日,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应用安全专题赛决赛在鼓楼区成功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周少清、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许继金、市科技局副局长傅浩、市工信局副局长唐永实、区政府副区长冯泉、鼓楼国家大学科技园党工委
超声电子9月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产品应用于无人机,也有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充电桩等领域。
9月22日,兰考县黄河气象文化科普公园开园仪式举行。据悉,这是黄河流域首家正式开园的气象公园。开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湘豫发来贺信。河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鹏祥,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省科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房卫平出席仪式并致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户边疆 李俊杰9月20日8时,兰考县供电公司坝头供电所综合管理班班长刘颖熟练地使用RPA机器人补抄专公变全量曲线数据。RPA机器人为数字化工具,补抄坝头供电所1360台变压器往常需要专人花费6个多小时,现在全自动、零人
开封网讯 全媒体记者魏东柱报道 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带队来到兰考县,就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工作开展调研。章建华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
来源:人民日报 滔滔黄河从这里蜿蜒而过,岸边的泡桐树枝繁叶茂。这里,是河南省兰考县。“焦书记当年带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已成为我们兰考人的‘绿色银行’,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都离不开它。”90后小伙儿杨冰自豪地说,“泡桐木质疏松、透音性强、共鸣度高
滔滔黄河从这里蜿蜒而过,岸边的泡桐树枝繁叶茂。这里,是河南省兰考县。“焦书记当年带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已成为我们兰考人的‘绿色银行’,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都离不开它。”90后小伙儿杨冰自豪地说,“泡桐木质疏松、透音性强、共鸣度高,是制作民族乐器
兰考是省直属同时还属于开封?兰考一个县城有两个大学?兰考交通不简单,高速,高铁,国道,省道俱全?兰考经济总值赶超尉氏,成开封第一?作为省直管,兰考不简单,经济有了,地位有了,交通有了,硬件建设有了,影响力更是响当当……郑开同城让兰考入圈,细
大象新闻记者 卢怀涛12月27日至29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重温嘱托看变化”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兰考县,第一站来到了恒大家居产业园。“兰考恒大家居产业园位于该县凤鸣湖湿地公园湖畔,总占地约1.3万亩,入驻了索菲亚、江山欧派、喜临门、曲美、
#河南头条##开封头条#这几天,关于将兰考纳入郑开一体化的消息在整个河南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特别是在开封,引起的关注更大。说实话,从2005年河大的耿明斋教授提出郑汴一体化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六个年头。在这十六年间,郑州向东开封向西,确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陈朋冲/文 宋亚猛/图借着郑开同城化的“东风”,兰考县又将迎来一次重大机遇。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等方面深入研究、统筹推进”。产业专家建议:兰考被纳入郑开
映象网讯(记者 崔学庆)河南兰考,在中国共产党人价值坐标上矗立着一座丰碑——焦裕禄精神。然而曾经,精神富有的兰考县却戴着一顶“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守着焦裕禄精神50年,为什么没脱贫?”2014年春,时任县委书记王新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